脫硝市場蓄勢待發 ——來源於(yu) 中國電力新聞網 國內(nei) 脫硝市場尚未大規模啟動,根據環保局預測,“十二五”期間,國內(nei) 脫硝市場總投資規模可達500億(yi) 元。 年底即將出台的*zui嚴(yan) 的《火電廠大氣汙染排放標準》,將成為(wei) 行業(ye) 拐點的催化劑。新標二次征求意見稿規定,新建、已建脫硝裝置和預留脫硝場地的燃煤電廠NOX的排放標準調整為(wei) 100mg/m3;2003年底之前的現役燃煤電廠,因未預留脫硝地及機組運行年限較長,訂為(wei) 200mg/m3;重點地區的燃煤電廠執行100mg/m3。 國內(nei) 目前脫硝的技術路線主要包括,前端的低氮燃燒技術和後端的煙氣催化還原技術。前端的低氮燃燒,是國內(nei) 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(chan) 權的脫硝技術,主要通過采用爐內(nei) 空氣分級燃燒、燃料分級燃燒、煙氣再循環等方法,降低煤粉燃燒過程中產(chan) 生的NOX。而後端脫硝技術主要包括選擇性催化還原法(SCR)以及非選擇性還原催化法(SNCR)。其中SCR是上zui為(wei) 成熟,應用zui廣泛的技術。兩(liang) 種技術相比,前端脫硝由於(yu) 不使用催化劑,成本優(you) 勢明顯,但單純靠前端脫硝達到NOX的排放標準存在很大難度。總體(ti) 上,兩(liang) 項技術並不是*排他的,優(you) 勢和適用性各有千秋,均有各自的發展空間。未來如果催化劑可以擺脫*依賴進口的局麵,實現國產(chan) 化,運營成本將大幅降低,SCR技術將更富生命力。 另外,脫硝補貼電價(jia) 政策的出台,也將開啟脫硝特特許經營市場。目前市場預計將采取階梯式補貼法,價(jia) 格可能在0.8-1.2分之間。